关键词 |
西安字画鉴定,当代名人字画欣赏,名人字画网上交易,吴冠中字画交易价格 |
面向地区 |
但是,有些书画家的生卒时间等问题,在过去的文献中,有的没有记载,有的记载不够真确,这样,作品本身就变成了手材料,它能补充文献的不足或纠正文献的错误。
例如:有些书画家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,但在文献上根本就查不到这位画家,更谈不上弄清他的字号、籍贯、生卒时间、艺术专长和主要活动了。这样的例子是相当多的。
又如:宋代赵孟坚(子固)的生卒时间,许多文献记载为生于南宋庆元五年己未(1199),卒于元代元贞元年乙未(1295),97岁。有人对此有怀疑,但一直未能解决。1962年《文物》第12期,刊载了蒋天格同志对这个问题的考证文章,推算出大约卒于景定五年至咸淳三年以前,依然还没有作出肯定的结论。我们根据赵孟坚的朋友顾光题赵氏《水仙》卷诗,中有"甲子须臾事,蓬来尺五天"二句,清楚地说出赵孟坚死在甲子年,即南宋景定五年(1264),时年65岁。这样就解决了多年来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。
在书画鉴定中,还常常用避讳分为避朝讳(避当皇帝及先帝的名字)与避家讳(避作者家中长辈或祖先的名字)两种。在鉴定学中,避朝讳比比较容易掌握,避家讳就比较难以掌握了。避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:一种是将要避讳的字缺写一笔(多为后一笔),另一种是将避讳的字换个意思相尽的替代字,还有一种是将要避讳的字空格不写。例如:故宫博物院藏宋代黄庭坚《千字文》卷,字体完全是黄的笔法,有个别字写得水平较差,因为该卷文内写明了是试鸡毫,所以这一点就被忽略过去,该卷本幅确为宋纸,并有梁清标收藏印多方,所以我们就初步定为黄庭坚真迹。后来又发现该《千字文》"纨扇圆"的"纨"字被改写为"团"字,应是避宋钦宗赵桓的讳(因"纨"、"桓"读音相近而避讳)。考黄庭坚宁四年(1105)卒,距钦宗靖康元年(1126)还有21年,决不可能有未卜先知预算避讳的道理,因此,肯定了这卷《千字文》是南宋人摹仿造假的伪品。
在当今这个时代,像他这个年龄的男娃业余兴趣应该是网络和游戏,不应该是古玩。所以,我心里对其肃然起敬,问他啥时候喜欢上了古币?他说:从初二开始。我问:为什么喜欢古币?他说:我爸爸喜欢收藏。
原来,他爸是个古玩爱好者,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有。当然也有古币。他曾经把家里的几个古币发到
“华夏古泉网”去拍卖,人家都说是假的,不接受。而他知道,他爸爸的一些古币,都是断断续续地买从老杨手里买的。所以 ,当看到老杨和我看钱时,他打开手图片,将一枚“元符通宝”给老杨看,说古泉网征集人员说此钱是假的。老杨一看,立即粗着声音说道:这枚钱如果是假的,我把头削了陪给你。男孩问:既然是真的,人家为啥不要呢?他发现我看着他 ,又补充道:我不是为了卖钱,我家里也不缺钱,我就是想检验一下我爸爸收藏的钱币是真还是假。老杨说:不能说人家不要,你的钱就是假的,多数网站拍卖的都是自己的钱,他们从古玩店或者钱币交易会上收去,然后拿到网上拍卖。你没有关系,你的钱就送不进去。